查看原文
其他

观察 | 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铁,其实在讲一个开放的故事

2017-11-30 每经记者 自贸试验区报道

编者按

作为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西成高铁其实是在讲一个开放的故事。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无疑这是对开放的障碍。西成高铁的即将开通,打破了这样的障碍。


这里有对外的开放。中国向西,需要这样一条高铁,连接起沿线的城市,一路向西。


这里也有对内的开放。“早上吃泡馍,中午吃火锅”是一种开放,两个西部大城市之间的人员、物流得到更便捷的来往流通;高铁纽带,也使得区域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催生沿线的二级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开放格局呼之欲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开放,也推动城市内部的开放……


这不只是一个城市、两个城市、多个城市开放的故事,这是中国开放最新的故事。

你印象中的“早上吃泡馍,中午吃火锅”,需要几个小时?


飞机,一个半小时?太奢侈!火车,十六个小时?太煎熬!

图片出处:视觉中国


作为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设计最高时速250km/h,将西安至成都全程缩短至4小时!随着西成高铁的开通,川陕多地即将迎来高铁时代。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告诉中国自贸试验区(微信公众号:zmsyqbd),

西成高铁将人流、物流等输向整个西部乃至更大范围。它的开通,会让西部经济共享高铁红利。

城市:

高铁经济中的竞合关系

北起西安,南至成都,西成高铁线路全长643公里,2012年底开工建设,建设工期5年。作为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成高铁开通的背后,是我国高铁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5%。其中,“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基本建成,一张全面覆盖中西部地区的“八纵八横”高铁网更是勾画出新时期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


随着高铁时代席卷而来,高铁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沿线城市该如何应对?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呈现出何种态势?


对此,顾大松持乐观态度,他表示,高铁让城市间的竞争更加显性化,且这种竞争大多是良性的。在这种竞争关系中,城市将致力于打造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吸引人才前来学习、居住、投资、置业等。目前已有很多城市意识到这些问题,例如成都,今年对大学生实行的“先落户后就业”等政策,这与一些一线城市的户口限制政策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并不是说到一个城市的速度更快了,来的人就会越多。我们强调的是城市的’吸附效率’,如果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越高,对人的吸附作用就越大。”

顾大松进一步分析到。


除了显性化的竞争,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王桂新在此前接受自贸君采访时,则更强调了城市间的合作。他表示,西成高铁的开通,可以加强两大省会城市的联系,取长补短,强化优势,共同发展。


王桂新进一步解释到,

“因为两大省会城市的科技发展基础都较好,比如西安的航空产业和成都的电子产业,两者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关系,而且在不少方面具有互补性。通过高铁的连接,不仅可以’缩短’两城市间的距离,降低交通、交流成本,又可以’借用’对方的资源,扩大各自的相对发展空间。”

区域:

可能会产生二级中心城市

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然而,当西成高铁成为连接两座西部“大城”的“桥梁”,天堑变通途,秦岭南北便有了一条紧密相连的纽带,通过这条纽带,不但加强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也使得区域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正如王桂新所说,城际高铁可以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强化城市群内部,各成员城市之间的网络联系和联动作用,促进空间利用的一体化和某些社会经济活动的同城化,从而提高整个城市群的宏观效益,推动共同发展。


而顾大松则将这种城市群间的紧密联系阐述为“3小时经济圈”,他认为通过西成高铁,过去那种行政区划的限制将弱化,区域经济发展联系将更加紧密。

“以前我们是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来推动发展,而现在通过高铁的引领,形成了’3小时经济圈’,可以看到在此之中,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展开了密切的合作和联动,这种关系需要摆脱过去那种行政管辖的思维,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道路通,百业兴。除了强化城市间联联系,促进城市群发展,通过高铁的连接,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正如顾大松所说,成都与西安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在此之间修建高铁,其辐射作用是显然的。

“西成高铁的修建,不仅使得成都与西安之间的用时缩短,也使得这两个城市到中小城市的时间缩短,加强了与周边二三线城市的联系。此外,在这种辐射作用下,会带动一些梯级城市群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高铁线路交汇的地方,可能会产生一些区域二级中心城市,最终形成城市和区域的补强,而不是一家独大。”

顾大松进一步说。

对外:

促进西部城市向西开放

设施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包括道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其中,交通设施是跨境合作的动力基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的时间里,交通领域取得的进展备受瞩目。


据统计,2013年10月到2016年6月,由中国国有企业承建的,具有示范性作用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达38项,涉及“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李连成认为,这些项目的实施及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将有助于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和人员交流,带动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自古以来,成都就是南、北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而西安则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西成高铁的开通,不仅有利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而且将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城市进一步向西开放。


顾大松认为,高铁可以加快人的流动性,增强经济活力。从这个角度讲,西成高铁的开通,对西部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自古以来都说蜀道难,通过西成高铁,将从成都向北开辟一条高速运行的铁路,通过这条通道将人流、物流输向整个西部乃至更大范围。

“放在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西成高铁开通具有战略意义,有利于西部城市向西开放。特别是西成高铁可以通过与’渝新欧’、’蓉欧’等国际货运铁路的对接,加快经济要素流动。所以说,一个城市的发展往往应放在区域甚至像‘一带一路’这样的国家战略层面来布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是21世纪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高铁的引领,在地理上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使得单个城镇间联系变得紧密,开始走向一种‘大城’或者区域一体的概念。”

顾大松总结到。


每经记者 李晃 每经编辑 杨欢


更多精彩内容:

观察 | 原来,“自由港”梦想在32年前的厦门就开始了

动向 | 四川自贸区告诉你,为什么“飞鸟”会爱上“鱼”?

观察 | “16+1”为何大于17?李克强总理在布达佩斯道出了答案

比较 | 闽粤子弟“下南洋”已成历史,福建广东开放的故事还在继续

周榜 | 从“短跑”变成“中长跑”,自贸区的关注度“跑”到哪去了


本文为中国自贸试验区报道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